“今年‘双11’收货竟比平时还快!”第11个“双11”电商大促刚刚过去,全国上下还沉浸在“买买买”的获得感时,一些先知先觉的“剁手族”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与各大平台交易量再创新高相应的,是持续增长的物流订单量。数据显示,仅天猫平台的物流订单量就多达12.92亿。11月13日上午10点,2019天猫“双11”的第1亿个包裹已经送达,仅用2.4天。这一纪录比去年提速约4小时,比2013年更是快了近7天。京东也同时宣布,今年“双11”,京东物流在全国90%区县实现24小时送达。
“双11”的包裹,“双12”还没送到,曾几何时,快递物流是影响网购体验的一块短板,等待时间长、暴力分拣、遗失率高等问题不断。如今,飞速发展的物流技术、越织越密的物流网络让快递“爆仓”成为历史。从最初下单后焦灼等待,到隔日达、当天达、1小时达,更快捷、更智能的快递物流业,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配送体验。
快递自动化流水线,与全国地铁总里程相当
位于江苏省东海县的东海水晶城,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批发商35万人次以上。“90后”张福喜是其中一家商铺的主人,最近一周,他都在忙着处理自己水晶网店的火爆生意。
“今年仅‘双11’当天,我的两个网店发货超过4500件。”张福喜边打包水晶制品边高兴地说,江苏省内快递早上6点前发货,中午12点包裹就能抵达,周边的浙沪地区次日也能到达。
东海县有14家快递服务企业,分布网点205个,对水晶、农产品电商农户实现“零间隙”布局。东海县邮政局局长时文娟介绍,近几年,全县每年快递发货量的递增率约75%,配送效率也大幅提升。
东海不是个例。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今年“双11”当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5.35亿快件,是第二季度以来日常处理量的3倍,同比增长28.6%。快递高峰期预计从11月11日持续至18日,全行业处理的邮快件业务量将达到28亿件。
如何确保“剁手族”及时收到包裹?原来,在10月下旬,各快递公司已完成全网自动化设备联调,整装待发迎战包裹高峰。
“通过自动化流水线,能够自动、智能地将包裹进行全国流转,避免了人工手动分拣,有效提高包裹运行效率,提升了快递送达时效。”天猫“双11”物流总指挥赵剑说,数智化是物流发展的趋势,当前行业自动化设备数量持续激增,包裹已从以往的“走乡村公路”跃升到“乘坐高铁”。
“双11”的快递量每年都在刷新纪录,单纯依靠“人海战术”提升效率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快递行业的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正大展拳脚,刷脸、扫码等也提升包裹取寄时效,为“双11”带来便捷、智能的服务。
目前,中国快递行业自动化流水线总计已超过5000公里,与中国地铁总里程相当。以圆通为例,仅2019年上半年新上的自动化设备数量就比历年总和翻了将近一倍。
据介绍,此前,菜鸟平台升级了电子面单四段码,使包裹路径规划到社区级精度,提高了包裹在最末端的分拣速度。如今,这些数智技术的应用使菜鸟平台上运行的包裹平均时效比去年同期加快了近5个小时。
为高效应对天猫“双11”产生的海量物流订单,几家快递公司又针对自动化流水线进行了创新。
百世研发风暴自动分拣系统,融合了智能终端、图像处理等多种技术,实现全智能分拣;韵达引入交叉带自动分拣系统,该系统全程仅需扫码一次,分拣效率大为提升;申通“小黄人”分拣机器人、圆通“小蓝人”分拣机器人,都用更便捷的部署方式来推动自动化;中通在全国各地将单层自动分拣线升级为双层自动分拣线,单位面积效率持续攀升。
融合“5G+AI”,智能物流平台创新不断
上百台机器人,通过自动化的线路规划,完成给对应站点的分拣;国内首套IoT(物联网)分拣系统,每小时可分拣4000个集包袋,搞定一个50公斤集包袋仅需0.9秒,分拣准确率达到惊人的99.99%……这些智能场景在京东物流园已成为现实。
10月29日,京东物流举办的2019全球智能物流峰会,成了一场小型“阅兵式”,包括最后一公里配送无人机全新升级、个人专属的收发快递产品云匣、无人车的迷你无人仓“智能物流站”等在内的多款智能机器人产品,均为首次公开亮相。
此次峰会上,京东物流CEO王振辉透露,位于北京“亚洲一号”智能物流运营中心的5G智能物流示范园区已经基本落成,近期还将在东莞“亚洲一号”仓库进行5G智能物流园区建设,打造5G智能物流联合创新实验室。
“通过5G高清摄像头,不仅可以实现人员的定位管理,还可以实时感知仓内生产区拥挤程度,及时进行资源优化调度,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京东集团大数据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张志统告诉记者,5G与AI的结合,可以帮助对园区内的人员、资源、设备进行管理与协同,推动所有人、机、车、设备的一体互联。比如智能识别车辆,可引导货车前往系统推荐的月台进行作业,使园区内的车辆规范有序。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物流还正式公布了“络谜”(LoMir)5G智能物流开放平台。
“络谜实现了5G技术、物联网平台与物流应用的深度融合创新,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增强现实等技术,面向智能园区、智能运配、智能揽件等多种智能物流应用场景,支持物流信息的高效自动感知、数据的精准采集,资源的优化调度,以及运营的智能决策,从而全面推动物流业务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实现物流产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张志统表示。
早在今年8月底召开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科技部公布了最新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明确依托京东建设智能供应链平台。
业界认为,建设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上游来看,可以提升产业资源配置能力、协同能力及服务支撑能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传统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从消费端来看,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便捷享受到“好产品”“好价格”“好服务”“好体验”,甚至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全方位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5G在手机通信领域几乎只用到了超高带宽的特性,而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才能真正发挥出全部价值。”张志统说,此次公布的络谜5G智能物流开放平台就是京东物流在供应链领域的最新成果。
“区块链+供应链”,或成物流升级新方向
记者梳理发现,近期重新火起来的区块链技术,其实在物流业早有探索应用。
“物流行业因其链条长、环节多的行业特性,长期以来存在协同难、追溯难、征信难、融资难等痛点。而区块链技术作为创造信任的新模式,其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性恰好为解决这些痛点提供了技术方案。”京东物流研发部首席架构师者文明表示,在此背景下,京东物流主导成立了国内首个“物流+区块链”技术应用联盟,推动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物流行业实际问题。
今年1月,京东物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区块链”技术应用联盟联合发布了《中国物流与区块链融合创新应用蓝皮书》。
该蓝皮书将流程优化、物流追踪、物流征信和物流金融列为我国区块链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四大应用方向。通过区块链和供应链的创新结合,可以助力物流行业朝着更高效、协同、智能的方向发展。
例如,中远海运使用区块链解决跨境物流问题,中外运将区块链技术融入智慧物流建设,京东物流则联合福佑卡车打造快运对账区块链解决方案,都是用技术解决物流对账业务的典型案例。
记者了解到,以京东物流最大的干线运输服务商福佑卡车为例,为实现流程优化,其使用了京东物流研发的“链上签”产品。通过快运对账区块链解决方案,福佑卡车以电子签名实现结算运输凭证的无纸化,确保物流配送过程数据收集的真实性,实现了交易数据实时上链结算,大大缩短时间并降低了整个对账成本。
在物流追踪方面,依托溯源码为窗口为消费者展示商品的全供应链溯源信息,实现每一件商品都拥有自己特有的区块链“身份证”,线下通过防伪码实现线下一物一码,而且每条信息都附有各主体的数字签名和时间戳,供消费者查询和校验。
物流领域的征信和金融也是如此。当员工以个人身份代表企业时,一旦行为不端,会导致企业的形象受损,因此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考察异常重要。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京东物流建立了物流征信联盟平台,联盟内的物流企业可一起规范行业的职业信用标准,依据标准维护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信用数据,形成共建共享的生态。
“从当前行业发展来看,区块链应用的关键在于加强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物流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区块链在物流中的应用有助于建立多方信任、高效便捷的物流生态系统,有助于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周平说。
用技术推动物流行业创新,开放、共生的趋势已是共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距离区块链技术在物流行业大规模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努力,在场景探索、标杆树立、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方面携手前行,促进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物流供应链行业的深度融合。
“哪里存在不信任,哪里就是区块链技术最佳爆发点。除了技术融合,我们要搭建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任平台,实现最大限度的信息资源共享,用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带来物流业的不断革新。”者文明说。
来源:新华社(记者 姜永斌 通讯员 张瑾闽)